深度洞察,剑指次世代电驱产品

中国新能源汽车一路疾驰,推动全球汽车产业“跃迁”。近两年的上海车展、北京车展,跨国车企巨头无一缺席,纷纷来中国取经“如何提升新能源产品竞争力”。

站在向电动化转型的历史节点,加特可同样在思考,应该交给市场一份怎样的电驱产品?这便有了电驱产品竞争力提高活动。品质技术中心是如何开展活动的?听开发部的各位讲述背后的故事。


现地主导,自主调查和提案

不同于以往燃油驱动产品主要由日本发出业务委托,新能源主战场在中国,加特可广州的人员自然最熟悉中国市场动向和产品发展趋势,活动的核心工作,自然落在了品质技术中心身上——现地主导电驱产品的自主调查和自主提案。

从FY20年起,品质技术中心集中全员力量,组建了一支专门的队伍,各部门各司其职,从整车性能调查、电驱规格调查两方面,推进自主调查和自主提案。

传统燃油驱动产品以机械为主,电驱产品则以电气为主,两者知识结构大相径庭,只有快速提升基础知识、精准把握行业动向,才有可能进行自主调查和自主提案。

品质技术中心团队边自学边同步调查,尤其是热性能、音振、成本、驾驶性等核心课题。以音振为例,团队调研了不同品牌、不同区隔的多款车型,对标十余项音振结果后,总结出电驱产品音振性能的最佳提案依据。提案结果,会反映到加特可电驱产品的开发中。

截至FY23年底,品质技术中心自主提案的热性能、音振、成本已经被日本采纳,尤其热性能调查是第一次在广州开展,已经作为优秀提案被推广至全球。


敏捷开发,持续改善

在电动化时代,需要更快速地对策,敏捷开发模式应运而生。很多时候,团队都是按照中国市场的灵活性,并行开展工作,不仅要克服种种困难,还要持续提升学习能力、洞察能力,方能缩短整个活动周期。

同时团队会和日本总部保持紧密联络,如和日方机能轴开展定例会、将调查信息上传到内部共享平台、邀请日方高管前来中国研讨。

回顾FY23,品质技术中心在行业趋势、性能评价、成本方面的调查,已取得阶段性成果。展望FY24,团队希望通过可视化活动,将提案更生动直观地反映给日本,以期提案获得更多采纳。

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