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开始量产以来,加特可广州一直以高品质领先于集团内其他据点。在开辟新事业的道路上,如何将品质优势转化为可量化的生产效益,是品质团队一直在思考的课题。经过集思广益,品质新事业项目诞生,涵盖“品质顾问、高精度测量、选别检查、热处理分析测量”四大核心服务内容(后三项统称品质测量业务)。
加特可广州品质测量业务有何优势?项目推进中有哪些令人难忘的事情?带着这些疑问,编辑部邀请到品质保证部系长姚玉、系长袁少辉、工长杨江林来分享幕后故事。
谈到品质测量,就离不开测量设备,这正是加特可广州的核心优势。
目前世界顶尖的高精密测量设备(如海克斯康三坐标测量机、三丰三坐标测量机、三丰轮廓形状测量仪、东京精密大型真圆度测量仪等,可通过第三方保证有效性),加特可广州都已覆盖,且配备专门实验室,为日常品质检验提供强大支持。
热处理分析测量方面,同样拥有金相显微镜、洛氏硬度计、气相色谱分析仪等13台设备和热处理实验室,设备自动测量率超80%。
除顶尖设备和实验室外,加特可广州还有一支测量技能和经验丰富,熟练使用五大工具、QC手法等品质管理体系及工具的88人品质保证团队。团队每年都会进行人员技能提升,在广州市、开发区及加特可集团、日产圈品质大赛时常名列前茅,测量结果准确且可靠。
目前经过整合与细分,团队已规划出多项品质测量业务。
回忆起项目推进中的点滴,袁少辉记忆犹新:“我们在调研时发现,很多民营企业测量设备、体系不完善,员工普遍不具备测量能力,投资高精度设备更不现实。所以,我们综合考量了自己的优势和产需,推出品质测量业务,希望通过我们的力量,帮助需求企业减少投资成本、提升产品品质。
杨江林深表赞同:“我朋友所在企业就是这样,和跨国企业相比差距明显。很多民营企业、小微企业几乎没有技能传承,一旦人员流动,技能水平就无法保证。如果加特可将品质理念、生产过程品质控制方法、品质数据可靠分析、精准有效的品质测量手法传授给他们,帮他们做出品质更好的产品,我觉得也是一种社会贡献,还能为中国制造注入动能。”
姚玉说,FY24年团队会尝试接触更多企业,推广品质业务,尤其是条件有限但有品质改善意愿的民营企业、小微企业,“既是贡献社会价值,也是为加特可创造新的营收点,助力新事业乘风破浪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