始于2016年的刀具修磨外销业务,可谓加特可广州新事业的雏形,截至2023年12月,7年累计销售额突破2000万,开创了外销业务行之有效的盈利模式。
随着新能源汽车迅猛发展、燃油车市场萎缩导致业务缩减、汽车行业价格战愈演愈烈,刀具业务也在内卷市场竞争中面临巨大挑战。FY23年,刀具业务发展如何?如何突破瓶颈,找到新的盈利点?听生产技术部刀具科长唐振湘、担当王雅兰一一道来。
FY23年中国汽车行业从整车开始,到下属的部品供应商,价格战内卷潮席卷整个汽车产业链。刀具作为加工成本中的一环,尤其在电动车领域,众多新刀厂家也开始卷修磨业务,原本只做新刀,现因业务量的缩减,也在抢夺修磨的业务。
刀具修磨业务已经开展数年,原有供应商、商社、人脉三条渠道的资源挖掘接近极限,王雅兰坦言:“我们也在不断接触新客户,无一不把价格放在考虑首位。”另一方面因业务缩减,无形中也会导致成本的恶化。
越是困难时期,越考验团队的智慧和韧性。
FY23年,加特可广州刀具修磨团队重点关注两个方向的课题:客户开发层面,主攻电动车及相关零部件企业,电动车用刀具,团队一样能修磨;技术攻坚层面,加快研究新刀制作,减少外购成本,以期日后扩大业务范畴。
“新刀设计制造对我们是新课题,希望通过现地化和内制化,做好成本、纳期、品质管控。”唐振湘说,如果能减少外购,无论时间还是成本都会得到质的飞跃,当然这需要沉淀的过程,但我们会不断尝试。
尽管眼下面临瓶颈,但加特可广州在刀具修磨业务上依然存在诸多优势:可对应刀具种类多且全面,修磨业务可以覆盖所有加工制造企业;品质保证体系优秀,刀具修磨品质一致性高;团队灵活高效,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,可以迅速对应紧急需求。王雅兰介绍道:“此前有客户找到我们,希望两天内完成修磨(正常纳期为十天),我们立刻安排优先对应,在所有流程不变的情况下一一对接,提前和相关业务方做好沟通,大大减少了排产和等待时间,最终圆满完成交付,并成功取得后续量产的订单。”
唐振湘还透露,FY24年团队将重点攻坚齿轮精加工中使用的珩磨砂轮及修整器技术难题,期待实现重大突破,弥补业务空缺和短板;同时,不再局限于汽车行业内的新规客户开发,尝试将目光投放到减速机、机器人等和齿轮刀具强相关的行业中,不断拓宽新赛道。“我们相信,需求是大量存在的,只要多尝试、多努力,一定能开辟新的增长点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