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足热处理优势,发掘可行的商业模式

在航空航天、汽车、风力发电、机械、石油钻探等领域,热处理是必不可少的处理工艺。加特可广州拥有领先的绿色热处理技术和全球同步的进口设备,截至FY23年,每年经过热处理加工的内制零部件(齿轮+带轮)达800万个,累计出货量超8000万件,一直保持“0失效”高质量生产,热处理业务自然被作为新事业的重点项目之一。听生产技术部郑云龙讲述,FY23年业务都有哪些新进展?


以独立业务作为突破口

在早期战略规划中,热处理是作为齿轮、带轮加工的连携业务,统一对外推广。但在生产部门全员检讨中发现,加工业务往往受限于客户零部件要求,且投入较大,难以在短期内实现突破。而热处理没有这些困扰,作为单独业务推广,亦可满足市场对热处理工艺的需求。

结合产能富裕和热处理技术优势,加特可广州将热处理业务提炼出来,作为新事业项目之一:既利用现有先进设备和真空渗碳技术,开展单独的热处理业务;亦和加工业务一起,在合适的时间作为整体业务推出。

“我们在行业对标后发现,珠三角地区还没有哪个企业和加特可一样,热处理能做到如此规模(仅真空渗碳炉就有79台),长三角地区也是刚开始引进真空渗碳设备,若进行规模化生产,加特可广州的成本、品质优势是巨大的。”

不仅如此,郑云龙还提到,热处理是特殊工艺,启动生产需通过两方认证(CQI-9等行业资质审查和客户方资质审查),加特可每年都会自主审查,确保完全符合两方要求,这亦是业务推广的重要前提。


将优势转变为盈利模式

在确定业务方向后,团队开始加速新事业的探索。

2023年10月,团队参加了第七届中国热处理论坛暨汽车零部件热处理交流会,发表《柔性化热处理技术》课题,期待通过论坛,让更多潜在客户了解加特可热处理优势。

同时,还拜访了广西、广东的两家汽车零部件公司,了解市场行情和客户实际需求;并开展成本核算和方案报价,成功试制一款产品,初步挖掘商业模式。“在走访过程中,我们也意识到,只有业务对接方式灵活,才能满足不同的客户需求。”

郑云龙表示,FY23年热处理业务成功迈出了第一步。经过这一年,团队对成本构成、报价方案、客户沟通方式、推广渠道等都有了初步的认知,FY24年他们将沿用现有经验,持续全员检讨,争取将加特可热处理业务在业内推广出去,并成功取得订单。

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