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隔8年,海野刚弘再次回到加特可广州,这次的身份是公司总经理。曾与他共事过的人,都知道工作中的他,有时严格,但多时开放;而夫人眼里的他,生活中温柔、严谨且乐观,凡有不如意总会积极思考如何解决。 哪一面的他,才是真实的他?抑或两面相加,才是完整的他?《魅力加特可》杂志特此采访海野刚弘,挖掘这位新任总经理的AB面,看看工作、生活中的他到底有何不同的魅力? |
![]()
本期嘉宾:海野刚弘
|
Q:您的职场生涯可以分为几个阶段?
A:三个阶段:1991年加入加特可;1999年从品保部门转到技术部门;2011年来加特可广州出向;过程中经历了很多事情,体验了各种有趣的人生。
Q:回顾职场生涯,哪些重要节点改变了您?
A:从品保转到技术,其实最早想进研发部门,结果进了品保,内心有一点点小失落。后来在工作中与制造、技术的同事不断接触,共同探讨课题、商量解决对策,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,在积累了一定经验后,调动到技术。
Q:时隔多年重回加特可广州,您感觉最大的变化在哪里?
A:2011年我初到广州时,很多核心职务都是由日本人担任的,现在更多是中方现地人员,人财现地化水平提高很多。上次开会我还提到,一些机制可能要适时调整,比如参会人员绝大多数是中国人,但会议却要用日语,用非母语来交流难免会有理解偏差,可以考虑做试点——将会议语音调整为中文,日方人员通过看资料、学习中文,来适应变化。
Q:加特可广州正处于面向未来的重要变革期,您如何看待新的企业战略和理念?
A:确实,这是不能失败的重要转折点,我们会和日本充分连携开展业务,一方面把中国市场的情况及时传递给日方,进行事业规划改革;另一方面,中方也要同步进行新事业的提案,使计划更符合中国实情,以便后续更高效、更精准推进业务。
Q:在大变革时代,您认为加特可员工应具备怎样的意识和技能?
A:现阶段的基本技能、工作手法是不变的,比如QC手法、V-up工具等,对于现场作业、课题研究等,都是很好的工具和方法;但意识层面需要有大的转变,接下来的电动化时代,我们的生产制造、工作方式都会迎来变化,“不要畏惧,拥抱并享受这种变化”,是我对大家的期待。
Q:能否分享下您的工作经验给各位年轻人?
A:工作中会遇到很多问题,单凭自己一个人无法解决,要懂得发挥团队的力量,积极和上司沟通、和同事探讨,不断积累经验和人脉,才能快速实现个人成长。
另外,如果对职业规划比较迷茫,还没想好未来怎么走的话,不妨就做好当下的工作,相信现在所付出的努力,将来会发挥承上启下的价值。
Q:您将在加特可广州任职多年,有哪些目标或期待?
A:我会把工作做到最好,让公司得以长远发展。加特可广州是一个年轻的公司,希望未来10年、20年,公司能得到更长远的发展,每位员工也都能得到长足的进步。
Q:介绍下您的家庭成员。
A:我是四口之家。虽然我在中国,儿子在冲绳,妻子、女儿和父母在静冈,分隔多地,但家庭关系很好,每周我们都会用MSN聊天,互发图片、视频。
记得两个孩子小时候,带他们出去玩时,总会被陌生人夸好可爱,幼儿园老师结婚时说以后孩子能和我家小朋友一样可爱就好了,身为父母的自豪感一下就上来了。
Q:最喜欢的食物是什么?有没有在广州发现好吃的?
A:都喜欢,比如鱼、肉,辣的、甜的,都可以,广州好吃的食物太多了。大家举办了很多欢迎会,所以我比之前胖了一些。
Q:兴趣爱好有哪些?
A:喜欢开车,尤其喜欢日产370Z跑车;更喜欢洗车,洗车时大脑可以放空,洗完之后很有成就感;同时也喜欢自行车,来广州后很快就买了。
Q:特长是什么?
A:开车算吗?哈哈!就是喜欢驾驶这个动作,我考了很多驾驶证——18岁拿汽车驾照,20岁拿摩托车驾照(包括重型摩托),27岁拿游艇驾照。
Q:推荐日本旅游的三个好去处。
A:第一个“京都”,刚好2014年从广州归任日本后就去了京都担任工厂长,那三年没事儿的时候经常会去周围寺庙转转;第二个“北海道”,地域广阔,好吃的东西很多;第三个“冲绳”,儿子经常会发图片、视频给我,很漂亮,我也很想去。
Q:遇到压力时,有哪些释放方式?
A:找人聊天,比如在家就和妻子聊天,在公司就随便抓个同事;一个人的时候,也会去运动,让自己出汗,运动之后乳酸堆积酸痛,我还在淘宝买过一些肩颈贴,缓解肌肉酸痛。
Q:您自己上淘宝买东西吗?是自学中文吗?
A:中文在学,但是买东西是用翻译软件将日文翻译成中文,现在我已经可以自己点外卖、逛淘宝了。
Q:不工作的时候做什么?
A:打高尔夫、骑车、游泳、跑步;每周还会花一个钟整理工作和做计划;当然,比起玩,睡觉更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