事业推进部:整合营销机能,以优势应趋势

2020年7月,经过业务调整的事业推进部,以全新的面貌亮相,集营业、市场调查、战略规划等多种营销机能于一身,将为加特可广州的销售事业、新事业推进而不懈奋斗。在面向未来深化转型的关键节点,营销业务的调整,必能从一个侧面,洞见加特可广州未来发展的逻辑和态势。


做减法,让营销优势最大化

从2000年到2018年,中国汽车产业经历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,构建营销“骨架”,是那个时代的主旋律。近两年来,随着行业发展进入平稳增长期,填充营销“血肉”,成为了不再疯狂的市场的主色调。整合营销资源、优化营销资源配置,方能让企业实现效率最大化、利益最大化,处于不败之地。

将业务主要服务于生产的通关科划分至总务部,将上海分公司营业板块整合进广州总部,在原有电动化事业基础上拓宽新事业业务范畴……事业推进部的成立,便颇具如此意味和使命。

一方面,是顺应集团业务整合的需求、行业发展的趋势,提升整体工作效率和团队向心力、战斗力;另一方面,则希望通过整合营销机能,实现与其他机能轴的密切配合,从而满足客户的多维需求,提升客户感知度。

调整后,部门下辖营业科、新事业推进科两个科室,涵盖联盟客户销售、新规客户销售、市场调查、新事业推进4个主要机能板块。针对市场、行业、客户动向,精准制定战略、规划销售业务、维系客户关系,从而完成数据采集、信息输入、客户管理、输送“弹药”的营销闭环。

这一套整合所有营销资源的减法逻辑,让事业推进部能够以更优的姿态,着眼于未来的营业战略规划与执行。


保节奏,人员匹配业务顺畅

在业务调整的所有环节里,最基础、最关键的依然是两个词:“人”和“事”。

虽然给出了优厚的条件,但由于客观原因,上海分公司的中方人员遗憾未能来到广州,这也导致原上海分公司的项目可能停滞,客户存在流失风险。因此部门迅速安排了交接对象,保持与客户、项目的联络,并根据业务重要性,及时调整业务量。

人是成本,也是机会和效率。在调整前后的关键节点,体现得尤为明显。团队成员都全力配合,在仅有13人的基础上,做到了有力维系业务运营。

这和平日的人财培养、管理举措不无关联。不定期更新的管理标准文件,让新人适应起来更快;轮岗制度,让团队成员技能更丰富、适应性更强;理论培训、实操演练等,让每个人能跟上企业发展节奏。

“事”是基础,更是要求和动力。目前部门正在规划后续战略,对标、调研业务持续开展。一个可喜的消息是,目前销售业务取得阶段性成果,已承接原上海分公司C客户的主体业务,衍生订单正在跟进。其不仅是一种承接,更完成了从0到1的突破,让加特可广州有望在未来,能获取更多关联业务订单,从而实现公司销售额增长、员工工资增长的可能。


“活下去”,是当下的生存法则

行业寒冬来临时,没有一家企业可以独善其身。突如其来的疫情,则让凛冽的寒风更加刺骨。

作为CVT龙头企业,加特可广州同样感受明显。节流、开源,是事业推进部FY20年度响应L-B-B的重要举措。

先节流,从强化成本控制开始,削减不必要的开支,减少无意义的面对面交流,保证无额外支出。再开源,在维系好现有联盟客户的基础上,积极探寻新的业务机会,获取更多新客户。

尽管加特可在行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不必赘述,但依然应该看到,在电动化趋势愈演愈烈、国内民族企业风起云涌的当下,优势是有保鲜期的,这一窗口时间,正在缩短。开源的策略、速度与质量,决定了加特可广州未来在行业竞争中能否继续领先。

“但从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来看,还远未到行业拐点。”加特可广州事业推进部部长卢春宇研判,在中国经济保持平稳增长的形势下,目前汽车产业、变速器产业,依然是朝阳产业,未来10年,CVT等传统业务依然会占较大比例,机遇依然存在。但随着未来新汽车燃料、新技术的出现,整个汽车生态肯定会有巨大变革,因此现在就要思考和筹备,如何以新的姿态、新的应对方式,来抢跑、领跑。

活下去,是必须。如何更好地活着,事业推进部已经在思考和实践。


在电动化趋势愈演愈烈、国内民族企业风起云涌的当下,优势是有保鲜期的,这一窗口时间,正在缩短。开源的策略、速度与质量,决定了加特可广州未来在行业竞争中能否继续领先。

top